Beijing Xi'an Space Expedition 2025

北京西安航天之旅

~4C01 CHAN HONG KIU HASLEY
四丙班 陳康翹

今年7月19日至2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香港德善基金會舉辦的“第八屆中國航天之旅-北京、西安航天科技考察團”。本次活動匯聚了我校及多所兄弟院校共126名學生,我們共同踏上了一場沈浸式航天科技探索之旅。

第一天,我們乘坐高鐵臥鋪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歷經十小時車程順利抵達北京西站。在高鐵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高鐵臥鋪在空間效率以及能源管理方面的知識。抵達北京後,團隊旋即前往長城參觀,在雄偉壯闊的城垣之上感受中華山河的遼闊與歷史的厚重。我們還前往了國家版本館,了解到了版本館與博物館的區別,又參加了館長的講座,認識到香港早在古代文獻中就有記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第三天我們去了河北的興隆天文台,看到了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真是太讓人震撼了!通過它使我了解到原來中國的天文技術已經躋身世界前列,能夠自主研發望遠鏡。第四天,我們前往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簡稱北航,參觀了他們的校史館和航天航空博物館。館內陳列著大量曾執行過任務的飛機實物及部件,更包括實際使用過的飛船逃逸塔——這一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關鍵設備,令人深感震撼。此外,我們還聆聽了前航天大隊長申行運的講座,收穫頗豐、深受啓發。


第五天我們參觀了航天五院和一院。這些單位保密級別高、通常並不對外開放,作為普通遊客絕無可能進入,因此此次機會尤為珍貴。在五院,我們觀看了中國空間站實時傳回的畫面,親眼見證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實驗的場景,那一刻無比震撼。我從未想象過自己能以這樣的方式“直視”太空,而普通人通常只能通過新聞看到零星片段。在一院裏,我又聆聽了前航天員陳全大校的講座,他的分享讓我深刻體會到:即使夢想未能圓滿,也依然可以另一種方式貢獻家國。

第五天當晚我們徹夜未眠,只為在凌晨參與一場莊嚴的儀式——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凌晨兩點,我們乘車出發,歷經排隊、步行,終於抵達觀旗現場。途中雖遇驟雨,但幸運的是,雨在儀式開始前停了。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而感到無比自豪。

升旗儀式結束後,我們即刻乘高鐵前往西安。抵達後,直接前往航空六院的展廳,現場觀摩了數控機床精密加工材料的操作,並深入瞭解到特殊材料與焊接工藝為何能在高溫、極壓等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的原理。

第七天,我們去了世界遺產文化遺產—兵馬俑,站在俑坑之前,徜徉於青銅馬車博物館之中,我深切體會到令中國人引以為豪的根源:不僅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古代就已掌握的精密工藝。青銅馬車的製造尤其令人驚嘆,不僅運用了軸承、齒輪等機械構件,更通過對青銅合金的精密配比與加工,展現出超前於時代的科技水平。

在最後一天我們參觀了西安工業大學,聆聽了余隋懷教授關於中華造物之美的講座,了解到中國文化之美,以及中國人的審美觀念。

總而言之,這趟旅程使我們得以觸摸中國航天事業的硬核成就與歷史深處的厚重篇章。我們讀懂了深厚歷史如何築牢民族自信的根基,體會到載人航天精神怎樣代代相傳,更深深震撼於“兩彈一星”背後那一種自力更生的骨氣。這三重維度的感悟,交織成一段真切而深刻的認知之旅,讓我們真正理解了中華民族自信的底氣與由來。

AI Website Generator